本文转自:人民网申银策略
人民网迪拜10月2日电 (记者管克江)沙特红海西海岸,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上方,一座飞桥正在红色钢结构桩梁一体机的牵引下逐步延伸。“这是中东地区首次投用桩梁一体机。使用这套自主研发的智能造桥装备,我们能在架桥施工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。”沙特红海拉赫克连接路与跨海桥工程项目经理李伟伟介绍。
桩梁一体机在施工中。中国港湾供图
沙特红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在“2030愿景”下,沙特正全力打造以“绿色生态”为亮点的红海旅游项目申银策略,建设拥有50个酒店、1000多座住宅和1个国际机场的综合旅游新城。
拉赫克连接路与跨海桥项目由中国港湾承建、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。项目连接多个旅游岛屿,包括两座小桥、一座大桥、一座特大桥以及永久路堤等。其中长达2170米的主线桥梁关键段落穿越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红树林,若按照传统施工方案,无论是搭设钢栈桥或采用打桩船进行桩基施工,都将对红树林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。
通过多方论证,项目团队提出了“全预制结构桥梁+桩梁一体机”的解决方案。
全预制结构桥梁的方案来自于雄安建设经验。李伟伟参与过雄安新区荣乌高速新线建设,当时团队使用了“F”型梁分块预制方案,有效提升了效率。在项目三号桥建设中,团队进一步优化方案,减小单榀梁重量,实现了同架桥机的协调配合。“架桥设备就像一位在空中的‘积木大师’”,李伟伟比喻,“它能轻松吊起最重达200余吨的预制梁块,进行精准拼装。”
申银策略
工作人员在现场办公。人民网记者 管克江摄
在施工现场,记者看到,桩梁一体机两侧共有六条“腿”,稳稳支撑住600吨重的主体设备。前方打桩、后方架梁,然后“伸腿”前行,有条不紊。项目桩梁一体机工作专班组长杨武说:“传统的造桥技术,一般先打桩,再现浇立柱和盖梁,然后架设梁板,通过采用新设备,我们成功实现打桩、架梁等功能于一体,施工效率能达到传统工艺的3到5倍。”为确保作业稳定性,施工方研发出一套智能控制系统,通过12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各支腿受力情况。“我们采用定距步走法,配合液压微调工艺,将每一步行走距离精确控制在600毫米,最终实现了桩架自动化行走总误差不超过5毫米的精度。”李伟伟说。
施工现场。人民网记者 管克江摄
李伟伟表示,桩梁一体机专为红海旅游项目研发,将它命名为“红海愿景1号”代表了中方对项目的祝愿:“红海旅游项目是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倡议同沙特‘2030愿景’对接的标志性项目。我们将积极展现中企能力,为项目顺利推进作出自身贡献。”
据介绍,自今年6月投用以来,架桥设备已顺利完成多个重大节点:首榀双T梁架设、首根PHC桩沉桩、首榀预制盖梁安装、红树林浅水区紧接的桥梁段落桥面贯通等。按计划,主体桥梁将于2026年2月合拢。
工人在捆扎预制梁钢筋。人民网记者 管克江摄
业主项目高级施工总监约翰说:“‘中国智造’装备不仅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,更有效保护作业区域内的红树林,体现中国企业的绿色施工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申银策略,在红海区域树立了绿色施工的标杆。”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